浏览数量:115 作者:印庆庆 发布时间: 2024-11-15 来源:本站
孩子眼前的一面墙不只是一面墙,
它是追随儿童探究的一面墙,
它是表征课程逻辑的一面墙,
更是推动儿童自主学习与发展的一面墙。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的,幼儿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都受到它的影响。因此,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改进主题墙创设情况,让环境“活”起来,燕子矶幼儿园中心园由此开展了基于儿童视角下的主题墙环境创设系列园本研训活动。
一、经验分享
为了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基于儿童立场”主题墙的基本要求与创设原则,燕子矶幼儿园集团教学主任张阳开展了《基于儿童视角的班级主题墙创设》专题培训。张阳主任从什么是儿童海报、主题墙与儿童海报的区别、如何设计儿童海报等方面阐述。
聆听了张阳主任的讲座,教师们了解了“主题墙”与“儿童海报”的区别,对儿童海报的环境创设理念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儿童海报不仅仅是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一种形式,更是推动幼儿主动发展的一种手段。张阳主任细致的讲解让老师们在儿童海报的内容选择、儿童海报设计的逻辑思路、幼儿的表征如何呈现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分组研讨与交流
在理论知识学习以后,老师们围绕“什么是儿童海报?如何创设儿童视角的主题海报?”这两个问题展开研讨,通过这两个问题激发了教师们对主题墙变革的深入思考。
结合对“儿童海报”的理解,老师们分组进行现场实操:给定主题,设计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海报,将“儿童海报”理念运用到班级的主题墙环境创设中。
年级组长还组织老师们进行关于“儿童海报式主题墙”的小主题教研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表达着自己对“儿童海报”的所研、所思、所想。通过讨论,老师们认为,除了基于幼儿兴趣,还要自主、发现、兴趣、探索、深度学习、主动探索、自我建构、儿童立场……并尝试转变主题墙创设的观念,将本次学习到的“儿童海报”概念,运用到后期的主题墙创设实践中。
本次研讨活动,既是检验教师对“儿童海报”的内化理解,也是再一次明晰儿童视角的主题墙创设路径。
三、现场观摩、研讨
为了更好地做到坚持以幼儿为主的思想来创设环境,在执行园长费园长和薛园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学习了燕子矶幼儿园下庙分园的班级环境和主题墙环境的创设,学习怎样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班级环境创设及整体布局的设计调整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与环境对话,我们也开展了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观摩评比活动。
教师们在观摩评比中互相学习、交流、分享,在班级主题墙环境设计创设和管理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意。本次活动既是一次欣赏、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展现班级特色和教育者智慧的过程。
通过互相参观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形成不断探索实践的良好氛围,让幼儿园环境充满童声童趣,让“环境”这一教育资源更好的渗透在整个幼儿园保教工作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环境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情感交融与互动,每时每刻都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隐性的教育价值。我们将努力让环境充满互动,给予幼儿经验支持,让幼儿在和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新经验,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关于用儿童海报实现“儿童教儿童”的探索,我们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