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下庙分园 发布时间: 2023-12-22 来源:本站
冬日有暖阳
求索在路上
教研需要氛围
教研需要合力
教研更需要一种辐射和带动
为进一步加快教师成长步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3年12月21日,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处夏方老师、成长型教师副组长徐文超老师的带领下,栖霞区成长型教师班来到燕子矶幼儿园下庙分园,教学主任徐明珠老师全程陪同进行本学期第四次教研活动。
观 · 室内游戏
活动伊始,在我园钟佳佳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深入小、中、大三个年级观摩幼儿的游戏活动。
游戏中丰富多元的操作材料、积极亲密的师幼互动、创意无限的游戏情节,见证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自主操作、主动探索、自然生长的游戏样态。
思 · 研以致远
接着,老师们就本学期研读的《倾听儿童——马赛克方法》一书,撰写了案例,交流分享感悟。
老师们互赏案例、畅所欲言,现场研讨氛围浓郁。每组由一位代表教师分享小组的观点
【“研”途花开小组】
刘丽老师:
首先,教师要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 ,从而推动项目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其次,游戏的推进要基于对幼儿的观察,注意关注标题的生动性和主题的契合性。
【“教海同行”小组】
晁蕾老师:
在教育叙事《大班表演区的创设》中,在各个阶段都可以展现出教师的反思。“意见盒”的投放,便于教师倾听幼儿声音,为后续活动进一步开展做铺垫。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商讨,将区域融合,巧妙运用辩论赛的方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表达、倾听习惯。
【“乐知”小组】
付武鑫玥老师:
在教育叙事《排水故障处理中》、《叭叭叭,房车来啦》等内容中,教师能充分挖掘周边地域资源,运用陶行知“小先生制”促进幼儿提升共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通过“试误”不断思考,运用多种表征方式记录和表达。
【“做中学”小组】
张茜茜老师:
教育叙事链接着幼儿当下的生活经验,老师们需要进行多维度和多主体访谈,通过园部审议、教师头脑风暴、儿童访谈以及家长调查表来实现。
教师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访谈记录和数据分析展示出来,让项目的脉络更加清晰。与此同时,老师们分享的案例要以幼儿问题为导向,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主体性,让幼儿有机会参与自己的生活中来。
享 · 案例讲述
西岗幼儿园仙林湖园的陈燕老师分享了关于皮影的教育叙事。
陈老师通过介绍大班幼儿与皮影表演途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步步深入探究材料、了解皮影文化。她通过马赛克方法的观察,从幼儿视角出发,遇到问题主动抛给孩子,让孩子在实践中去思考问题去探索活动。
燕子矶幼儿园下庙分园的孙远老师抓住孩子们对幼儿园无患子感兴趣的契机,将自然与课程高度融合,基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以儿童视角开展各种活动,尝试将“马赛克方法”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西岗幼儿园天佑路园的刘丽老师从幼儿对蒴果积极动手动脑的研究过程中看到了儿童的力量,真切地感受到儿童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
期 · 展望未来
活动最后,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处夏方老师对本次叙事分享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老师们认真研读《马赛克方法》这本书表示了肯定,鼓励大家将马赛克方法灵活运用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夏方老师从多方面引导老师学习如何撰写叙事案例:
第一,题目要“亮”。案例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
第二,正文要“扣”。案例中所描述的内容,要紧紧地围绕题目展开,紧扣主题。内容在层层递进的同时,要具有逻辑性。
第三,反思要“勤”。老师们要边观察、边反思、边实践,反复斟酌,打磨案例。
夏老师指出,要想写出具有特色的案例,需要做到五个“有”,即:眼中有儿童、心中有目标、手中有策略、事后有反思、活动有意义 。同时还需要达到五个“真”,即:关注真问题、真策略、真反应、真反思、真成长。想要达到五个“有”,先要踏实做好五个“真”。
夏老师肯定了一学期以来骨干班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扎实学习表示由衷的赞赏。并为下学期骨干班系列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激励全体骨干班教师再接再厉,拾级而上、笃定前行!
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航。
坚持仰望星空,我们的教育便能持续向未来;坚持脚踏实地,我们的教育便能落地又生根。
栖霞区成长型教师骨干培训班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专业性、学术性、前瞻性的指导,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增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们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乘风破浪,加速成长,努力成为坚定而博学的教师。
本学期栖霞区成长型教师骨干培训班活动圆满结束,期待下学期更精彩的活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