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燕幼·安全第一】新城分园:爱在冬日,健康“童”行 ——冬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浏览数量:3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新城分园     发布时间: 2025-01-06      来源:本站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人体免疫力相对减弱,各类传染疾病也进入多发高发期,一些细菌病毒容易趁虚而入。冬季我们一定要做好各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做好多病联防的工作,现将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关注,做好预防措施,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

20250103【生活燕幼·安全第一】新城分园:冬季传染病预防-1_html_m5aee741a.jpg


一、流行性感冒

1.流感的成因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型别,其中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导致每年的季节性流行。

2.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3.流感的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急性起病,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患者常会出现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主要为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除呼吸道症状外,流感还可累及胃肠道,引起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4.如何预防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咳嗽或打喷嚏后,应及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院就诊时,应科学佩戴口罩。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保持充足睡眠、充分营养、适量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定期开窗通风。

20250103【生活燕幼·安全第一】新城分园:冬季传染病预防-1_html_m4348d503.png


二、支原体肺炎

1.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一般较轻,潜伏期较长,多为1-3周。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喉咙痛、疲乏、发热、咳嗽缓慢加重(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头痛。5岁以下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会出现打喷嚏、鼻塞或流涕、喉咙痛、喘息、呕吐、腹泻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2.感染后会传染给别人吗

支原体肺炎感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均可感染,最常见于年轻人和学龄儿童,且可多次感染。

3.如何治疗

感染早期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差别不显著,必须经过医院病原学检测才可确诊。出现咳嗽、发热、咽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去医院,并根据医嘱进行治疗,科学合理用药。

4.如何预防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保持充足睡眠、充分营养、适量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定期开窗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保证充足的睡眠,通过锻炼增强体质。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措施。


三、人偏肺病毒
1.人偏肺病毒的传播和流行特点

人偏肺病毒主要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和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也可能造成传播。感染后潜伏期约3-5天。

2.人偏肺病毒的症状

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和老年人为易感人群,可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多引起普通感冒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鼻塞和喘息等,严重也可致支气管炎和肺炎。

3.如何预防

与防控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类似,保持生活规律和良好心态,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环境最好佩戴口罩,同时做到勤洗手、勤通风、科学消毒等预防措施。


四、鼻病毒
1.鼻病毒的传播途径

鼻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被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引起的传播;另一种是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的直接接触传播或接触了病毒污染的表面后触摸口、鼻等黏膜而导致的间接接触传播。

2.易感染人群

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3.鼻病毒的症状

人感染鼻病毒后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发热或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对于婴幼儿感染鼻病毒后也可能导致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老年人感染鼻病毒后可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死亡。

4.如何治疗

鼻病毒感染导致免疫力下降后可能会继发其它病原体感染,用药需来医院就诊。

5.如何预防

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鼻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包括:注意个人手卫生,如在接触公共物品后不要用手触碰眼、鼻、口等部位;人群密集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居室多开窗通风;对常接触的门把手、电灯开关、桌面等要经常清洁和消毒;均衡膳食,注意补水,维持一定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合理锻炼,适当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五、水痘

1.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因此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

2.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头痛、食欲不振,随后会出现红色皮疹,发展为水疱。

(1)水疱会从头部、脸部开始,逐渐扩散到全身。

(2)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水疱完全结痂时,孩子都有传染性。

3.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水痘的关键。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接种水痘疫苗。

(4)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幼儿,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入园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居家至疱疹全部结痂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复课时要出示具有传染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


六、家园配合

1.幼儿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患者,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多注意观察幼儿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并向老师请假,说明孩子的病情和就医情况。就医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如实向医生讲述孩子的症状和病史,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6.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7.根据天气变化,给幼儿适时增减衣服。


冬季疾病多发,让我们一起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科学的预防疾病,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06022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