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新城分园 发布时间: 2025-02-28 来源:本站
教育如春雨,润物无声却滋养未来;
科研似春风,吹拂新芽而催生智慧。
2025年2月28日,燕子矶幼儿园召开了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暨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以课题为引,以研讨为媒,共赴一场教育探索的春日之约。
本次活动由燕子矶幼儿园新城分园承办。参加本次开题论证的专家有:南京晓庄学院《生活教育》编辑部主任李晓军教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市陶行知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祁海燕主任;雨花台区实验幼教集团林虹园长、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张迎东校长、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王飞副校长和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黄文峰主任。
01活动致辞
活动开始,燕子矶幼教集团党支部书记魏静园长为本场活动致辞,魏园长对到场专家、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魏园长表示燕幼坚持将陶行知思想作为园所发展的根基,本次会议既是对阶段工作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燕幼将会借此继续深度挖掘行知思想,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实践。
致辞中,魏园长还分享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栖霞区教育局 、陶行知师德教育馆、新城指挥部等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计划将于燕子矶幼稚园原址打造“中国陶行知学前教育纪念馆”,为区域内行知思想传承注入新动力。
02陶研文化观摩
在新城分园雷园长的带领下,专家们走进了春意盎意的幼儿园,一同参观园所环境、观摩幼儿游戏,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落地与践行。
03开题汇报
本场论证共有两项课题,第一项课题为燕子矶幼教集团党支部书记魏静园长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承创陶行知“三力论”的新型乡村幼儿园全生活课程文化研究》,此项课题同时也为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第二项课题是由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研训处王姗姗主任、魏鹏飞老师主持的南京市“十四五”教育评价专项课题《循证视角下幼儿园持续性自我评估的区域实践研究》。
燕子矶幼儿园教学主任张阳老师对省“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承创陶行知“三力论”的新型乡村幼儿园全生活课程文化研究》进行了开题汇报。
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姗姗主任对市“十四五”教育评价专项规划课题《询证视角下幼儿园持续自我评估的区域实践研究》进行了开题汇报。
04专家论证指导
对于省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承创陶行知“三力论”的新型乡村幼儿园全生活课程文化研究》,专家们肯定了研究团队对行知思想融入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的深度思考。
同时,专家们也建议:
1.课程设置需全方位关注儿童生活,将生活课程做到从园内辐射园外。链接幼儿的全部生活,关注真实生活,从三力论角度支持幼儿的发展。
2.课题应紧扣课程命题,关注研究和文件政策的呼应。课题研究应该回归到双指南中,将倾听、观察、对话与课程实践有效联系,真正发挥课题研究的科学、系统与适宜作用。
3.课题研究应全园深度卷入,梳理教师队伍,根据教师专长分配研究、调查、实践观察等不同任务,打造专业团队。
对于市“十四五”教育评价专项课题《循证视角下幼儿园持续性自我评估的区域实践研究》,专家们肯定了该课题在当下科研背景下,不仅能改变幼儿教师以观察叙事为主的研究状态,还能为幼儿园评估及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兼具管理与科研价值。
同时,专家们还提出:
1. 需要思考实战研究团队的合适人选,确保人选具备时间、空间参与区域探索,并能带动课题行政方面工作。
2. 着手研究循证来源,除各家园所观察外,收集同级区域数据、国家政策层面数据以及园本数据等。
3. 结合幼儿园实际与评估指南,开展证据分析清洗工作,探索行政中除叙事化案例式表述外的其他模态。
4. 可以引入如 PDCA 循环持续性自我评估流程图等科学循证模型,为循证过程搭建框架。
本次活动是思想的碰撞,更是行动的号角。老师们将以课题为舟,以儿童为本,在教育科研的江河中乘风破浪;以春天为始,以实干为桨,共绘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