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4-04 来源:本站
四月的脚步踏着暖暖的春风款款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 —— 清明节。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走进传统文化,了解传统节日。我们小一班特开展了以清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晓清明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的由来与“寒食节”息息相关,个中原由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公子重耳(晋文公)有关,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视频来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吧。
耕清明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潘安之妈妈协助下我们在小菜园进行了种植,有的小朋友负责播种、有的小朋友负责浇水,有的小朋友负责填土,希望种植的植物快快长大。
踏清明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周末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户外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感受着春意盎然,万物萌动的美好景象。
食清明
在中国古代,每逢寒食节,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青团就是其一。青团,俗称青圆子,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用艾草做成的青团,不仅可以祛风祛湿,还能祛除体内寄生虫的奇效,最适合天气潮湿的春季食用。小朋友们用黏土团圆的方式制作了 “青团”也品尝了自己带来的青团,感受了春日的清香、甜美。
借助本次清明节主题活动,孩子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学会感恩和尊敬长辈。同时感受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