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下庙分园 发布时间: 2023-01-06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落实“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理念,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全面提高自主游戏的活动质量,提升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解读与支持能力,2023年1月5日,在区游戏组组长赵青园长的组织与带领下,我园承办了区游戏教研组活动,游戏组全体教师齐聚云端,共同研讨游戏故事。
活动伊始,主持人吴珂老师向大家展示了燕子矶幼儿园本学期自主游戏的精彩片段。
随后,燕子矶幼儿园的三位老师依次进行了游戏故事的分享。
中大班项目游戏故事——燕江公园
费菲老师紧跟幼儿脚步,追随幼儿目光。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在恰当的时机适时引导;在幼儿遇到材料缺乏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支持。在建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了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及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搭建水平。
中班游戏故事——燕子矶轮渡“长江1号”
吴珂老师关注幼儿游戏兴趣,尊重幼儿想法,鼓励幼儿探索。在“轮渡”的创造过程中,教师在孩子们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并给予反馈和支持。游戏故事以幼儿的问题为线索,层层推进,使幼儿的兴趣与探索不断,继而推进游戏的发展。
中班游戏故事——乐玩沙水
刘倩老师在幼儿探索沙水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强大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教师关注细节,关心幼儿所思所想,在静心倾听幼儿想法后能提供适当的支持。幼儿在探知沙水的秘密、搭建水渠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勇往直前。
游戏组成员发表了对三个游戏故事的感悟与收获。
赵青园长、陈娟老师对本次游戏故事进行指导并提出建议。
西岗幼儿园:胡冰梅老师
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看到在游戏中幼儿是通过讨论与交流,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孩子的想法十分地新奇、丰富,教师能放手让幼儿尝试,充分听取幼儿的意愿。通过对三位老师分享内容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师要更加有目的性地记录和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留下幼儿作品、照片、视频、表征等多种形式的资料,通过观察游戏活动情况,从中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情趣情感、了解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及兴趣点,适时地提供帮助和指导,成为幼儿的支持者、观察者和记录者。
第一实验幼儿园:刘浩然老师
我们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又要在问题解决中去学习知识。在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中,我们能看到教师及时运用各类方法进行引导。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经验并且重组产生新的经验。当老师关注到幼儿的问题时,能及时与孩子们讨论并进行思考,深入探索。此外,也看到燕子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相信这也是老师们重视每个孩子想法的结果。
游戏组组长:赵青园长
从游戏的主题我们可以感受到燕子矶幼儿园的资源很丰富:幕燕滨江带、长江、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燕子矶幼儿园对周围资源的利用,也是跟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
在今天的游戏故事分享中,有几点值得大家去学习与思考的,第一是3位教师都关注到了幼儿的兴趣,费菲老师通过与幼儿的聊天、孩子们的设计图感受到幼儿的兴趣;吴珂老师是以孩子们的问题为导向,去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刘倩老师是通过孩子们的日记发现儿童的兴趣,这些多种多样的关注幼儿兴趣的方式,在今天的游戏故事中有很好的体现。
第二是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看到老师的支持,费菲老师将户外建构区进行大型的整合,最大程度将建构中有的材料提供给幼儿;吴珂老师在保护幼儿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的探索;刘倩老师在沙水游戏过程中了解幼儿的愿望后,向园长去申请资源,幼儿游戏得到了很好的支持。
第三是孩子的兴趣能不能对经验进行提升。老师的支持要基于这几个方面思考:经验材料、孩子经验的评估、价值筛选,思考后再对幼儿的游戏开展进行相关的游戏支持。
陈娟老师:
燕子矶幼儿园的三位老师能聚焦游戏中的观察,真实地去记录、科学地去解读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从鲜活的游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老师是如何尊重和理解孩子,能放手去支持,促进孩子长远的发展。
第一是3个游戏故事能从内容上深度去挖掘幼儿园中的资源,与燕子矶周边的课程资源紧密结合,游戏内容来自于孩子的生活。第二是案例中充满了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在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究,引发幼儿游戏中的情感共鸣。第三是材料的多样性,为孩子们的多样性游戏提供了机会。第四是能看到在游戏中各种问题的解决过程,促进了孩子有意义的学习。
最后提出一些小建议,老师如果能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或游戏后,让幼儿记录些困难、经验、收获,或是在每次游戏的关键点处进行游戏经验的分享活动,支持孩子更好地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后期可以帮助同伴间的经验共享,可发挥游戏更好的价值。
本次游戏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激励教师们解读游戏背后的意义,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此次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终点,我们思考、探究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敏锐洞察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并给予幼儿有效的支持和回应,才能助力游戏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