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4-14 来源:本站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精神,提高我园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4月中上旬我园开展了“科学领域公开课”观摩活动,老师们互相学习,分析研讨,共同提升。
研讨:
活动前,教研组组长周赛玲老师带着组员们对各班级科学活动的教案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对教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磨课:
通过对教案的修改,老师们有了新的思考。带着这些思考,我们进行了一次磨课,在磨课过程中发现活动亮点与不足,将活动细节打磨到位。
精彩活动:
小一班:
小一班根据水能溶解这一现象开展了《有趣的溶解》活动,活动中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实验时,大家纷纷拿起了小勺子,将不同的材料放进水中,观察哪些材料能溶解,最后发现盐和糖可以在水里溶解。
小二班:
小二班结合本班幼儿特点,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活动中先通过水妈妈找水宝宝的故事引导幼儿找到水宝宝,再通过水妈妈要搬家引出实验,活动中幼儿能使用不同的材料帮助水宝宝搬家,最后成功帮水妈妈和水宝宝搬了家。
中一班:
中一班以植物为主题,通过揉一揉、捏一捏、锤一锤的方式去找到植物中的色素,发现植物色素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用途,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愿意动手操作并记录下自己发现的色素颜色,活动最后也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中二班:
中二班以水为媒介,探索水不见了的秘密,活动前周教师准备了多种不同的材料,通过实验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有些材料是可以吸水让水不见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熟练操作材料完成实验,还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大一班:
大一班将建构与科学相融合,以水为载体,自主选择材料,搭建与众不同的水上“高楼”,第一次实验采用多种材料,自主搭建的方式探究哪一种材料可以搭建高楼,第二次实验采用同一种材料搭建高楼,探究是否能成功,第三次实验通过减少支撑,搭建高楼。三次实验难度层层递进,孩子们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在探索中调整搭建方案,最后成功搭建与众不同的水上“高楼”。
大二班:
大二班以风为主题,在第一次实验中利用身体和材料制造风,尝试让风车转动,感知风的存在,探究了制造风的方法。在第二次实验中,通过探究如何让风车转的快,转的慢,了解风有大有小,实验过后孩子们也对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共同成长:
活动结束后,每位执教老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
通过听课、自我反思、评课,教学研讨的互动方式,促使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效地促进园内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
本次教研活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相信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定会带着“余温”反思不足,总结经验,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