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5-19 来源:本站
夏季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毒和细菌会大量繁殖,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些传染病很容易在抵抗力弱的幼儿间传播蔓延。今天跟家长分享一下几种常见传染病预防,希望我们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并做好预防措施,呵护宝贝健康成长。
疱疹咽峡炎
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2. 主要症状:
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特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常见于夏季,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幼儿。
3. 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流动清水清洗双手。
(2)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尽量避免带幼儿到人多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3)勤清洁。幼儿的餐具等物品,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幼儿的玩具、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4)多锻炼。日常带幼儿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以达到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
(5)少聚集。人口流动多的地方接触到病原菌的几率也相对的增加,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
二、手足口
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2. 主要症状:
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口痛、厌食,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3.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等给幼儿洗手,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三、诺如病毒
1.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传染性强。
2. 主要症状:
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3. 预防措施:
(1)洗净双手、洁净蔬果。
(2)少去人多场所。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提醒孩子,如果有人呕吐,要及时远离。
(3)做好消毒。用含氯消毒剂重点对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四、流行性腮腺炎
1.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
主要症状:
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多为一侧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肿胀多在3~5天达到高峰,体温可达39℃以上,7~10天逐渐消退。
3. 预防措施:
(1)目前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的最有效途径。
(2)在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或聚会。
(3)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五、流感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型,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隐性感染者。
2.主要症状:
(1)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热和疲劳等。
(2)个别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
(3)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
3.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2)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勤通风。
(3)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症状患者。
六、家园配合
幼儿有生病症状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如实告知班级老师,家长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诊治,根据要求做好居家隔离措施,并把幼儿诊断病例拍照发给老师。痊愈后到带病例、孩子到社区卫生院开具复课证明,凭复课证明方可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