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燕鸣苑分园 发布时间: 2023-12-06 来源:本站
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次对话、一场游戏,
甚至一片树叶、一簇花丛,
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颜趣语,
课程故事也随之发生
......
幼儿园课程故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实践叙事,讲述以小见大、发人深省、关乎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故事。它是真实的、生动的、有情节的,更是属于孩子们的。为了推进课程建设,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让幼儿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2023年12月6日我园游戏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启了一场关于《课程故事撰写》的培训活动。
老师们就今天培训中的收获,对自己在撰写课程故事中的启发展开了积极讨论。
刘老师:课程故事是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革新的载体。在课程故事里教师是配角,更多时候是幕后工作者,教师扮演的是支持者、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合作伙伴、记录者、反思者的角色。课程故事在撰写时教师往往能够清晰地判断出哪些是生成性活动,能够感受到课程的弹性与灵活性,这也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的低控制性,如此才能形成幼儿的主体性。
刘老师:幼儿园课程故事是幼儿园教师通过观察、反思等手段,对某一典型教育现象(这种教育现象是含有问题或者说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进行详细、如实地描述,并在描述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达到对所含问题的诠释或解决。教师可从不同的观察视角,用心记录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遇到的偶发事件及典型的幼儿事例处理的过程,并深入剖析案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撰写自己的观点。
戴老师:课程故事记录的是教师思考课程问题、寻求课程实施出路、谋划课程实施策略、实施课程设计的探究过程。课程故事往往始于教学现实与课程设计的矛盾冲突之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的根源,思考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带着问题意识,“叙”的虽然是已经发生的事,思考的却是“未来”。
马老师:课程故事中的教学反思让教师专业发展得以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撰写课程故事时因为是事后撰写,所以需要对已经开展的活动进行回顾,回顾的过程就是反思的历程。课程故事不是记流水账,课程故事需要以清晰的脉络呈现活动的流程;需要把握活动的重要节点做到详略得当;需要从幼儿言行举止中分析幼儿心理特征与能力发展水平;需要从各类活动中提炼知识、技能、情感的教育价值等。撰写课程故事在注意上述要点时本身就是教学反思的组成部分。
旷老师针对教师们的分享,进行了总结:课程故事是平时课程开展的过程性记录,落脚点是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等各类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情况,活动目标一般会分别从知识、技能、情感等角度进行表述,是幼儿言行的生动再现,是幼儿发展的过程性分析与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与家园共育的桥梁。
陈鹤琴先生告诉我们,“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这些走进自然、贴近生活的故事中,孩子们从被动接受课程的参与者转变为主动探索活动的策划者,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观察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主表现能力,也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寻求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探究与成功的快乐。通过此次课程故事培训活动,我们将带着新的目标,探索更多的精彩课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