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5-30 来源:本站
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为了促进幼儿园课程的不断完善,帮助教师优化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提升教师课程架构的能力和审议能力,2024年5月30日燕幼集团园长魏静、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鲍文娟副院长、下庙分园执行园长薛韦玮、中心园执行园长费菲、集团教科室主任张阳以及各分园教师共同走进燕幼中心园,聆听我园中班年级组和下庙分园中班年级组的课程后审议,与老师们共同研讨,答疑解惑。
本次活动由集团教科室主任张阳老师主持开场。基于上一次燕幼两个园部对“手脑相长”主题中审议的展示,教师初步明确了主题审议的流程及关注核心,在相互观摩、共同研讨中对主题预设与实施生成的关系进行理念学习与实践反思。本次活动我们将在上周研讨的基础上继续对“手脑相长”的理念在主题中的实施通过后审议的方式进行复盘,解决教师对于后审议怎么审、审什么的问题的把控。
同时借助专家力量,帮助我们厘清后审议的作用,为下一个“小孩不小”园本主题的设定探寻维度,真正实现园本主题的科学性与适宜性。
后审议现场
中心园
结合“中审议”中提出的主题课程实施建议,根据推进主题活动中的具体开展情况,中心园蒋海燕老师围绕“手脑相长”内涵的理解、主题设定思考以及主题审议介绍三个块面通过PPT向现场专家、教师进行了详细介绍。接下来中心园中班年级组基于前两次的中审议后已开展的班级特色活动,进行了集体研讨。如中一班教师在开展小区课程活动时与幼儿进行的问题探讨,由此衍生出的班级活动;中二班开展的城墙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实现家园共育,让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有了良好的开端,也让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始终贯穿于校园内外。
下庙分园徐明珠老师以小班“六个好宝贝”和中班“运动总动员”以及大班“我们与新科技”主题活动为例向与会专家、老师分享了课程开展思路和实施过程,并对中班“运动总动员”主题活动中的师幼探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课程资源的初步审议情况等向在座的专家、教师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接下来下庙分园中班年级组教师分别围绕具体的主题课程活动案例展开了现场集体研讨。如董老师分享的六一节活动班级幼儿的材料准备;王雅老师分享的班级幼儿自主设计新的运动项目;孙远老师分享的班级幼儿自主设计奖牌和颁奖台,以及幼儿提出并计划实施的六一节自助餐会。孙老师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并从始至终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真正做到了相信幼儿,深入贯彻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
专家解惑
后审议展示后,鲍院长与现场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研讨气氛热烈,鲍院长针对老师们提出的主题课程后审议结束后,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主题课程该如何调整等问题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和宝贵建议,明确了教师课程审议的发展方向。首先,鲍院长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后审议后对主题课程该如何调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在主题课程完成后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反向调整课程实施框架以及线索安排,修订原有的主题活动。
可以结合课程资源去反思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幼儿园与生活产生更多联结才能形成真正的生活圈,班与班之间才可以形成更大的生活圈。
园本课程的调整应形成可参考的文字性修改意见,以便指导后面的活动更好地进行。园与园之间的课程审议,可以形成基本可行的课程实施线索脉络,并应有相应的资源支持。
师们要打开思维,多思考多实践。“手脑相长”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与职业、劳动教育、创新等方面入手。
最后集团园长魏静从教师自主学习和课程资源利用的角度提出教师学习的有效路径与措施。
老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真实的课程资源,如燕幼附近的滨江风光带等资源,开展活动时要本着真实的原则进行。
开展任何活动都应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教师可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等文件,尊重幼儿的发展,科学从教。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老师们对‘后审议如何审?’等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主动学习和思考,才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性和园本课程的长远发展。
本次课程后审议活动老师们在不断实践与思考中,在思维碰撞与智慧交融中领悟课程内涵,提升教研能力,做“真”审议、“真”研讨,实实在在助推课程向更深处行进!
我园将继续深入课程审议,让课程真正成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