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9-09 来源:本站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一场秋雨一场寒,表示以后天气会逐渐转凉转凉。
《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萌发民族自豪感,燕幼中心园结合园本课程围绕种植、饲养、饮食、养生、体育等方面开展了白露节气活动,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白露节气的特点,感知白露节气自然界的更替、时节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识·白露
白露节气的“白露”到底是什么呢?小一班的孩子们对此充满疑惑,于是在老师的介绍下一起认识白露。
老师通过绘本讲述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白露节气的起源、三候与习俗等特点,感知节气当中自然界不同的变化,孩子们对白露有了初步的印象。
白露有三侯:一侯鸿雁来:天气渐凉,鸿雁从北方飞向南方,温暖过冬。二侯玄鸟归:燕子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果冻的乐土。三侯群鸟养羞:诸鸟储藏食物以备过冬,如藏珍宝。
二、收·白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这段时间的清晨,地面和叶子上会有许多晶莹剔透的露水,像珍珠一样漂亮。
中二班的孩子们在白露节气临近时收集露水,不仅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护。
三、养·白露
日渐短,夜渐长,北雁开始南归,秋风阵阵,凉意渐浓,天高气爽,大家会感觉非常舒服,但是秋燥伤人,昼夜温差也是非常的大,所以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贪凉。中一班的孩子们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开展了秋季养生小窍门的讨论,一起来看看吧!
四、种·白露
白露时节不仅好玩有趣,也是农事活动的关键时期,对于我国一些地区来说,进入九月后就可以种植各种蔬菜、花等植物。通过投票讨论,大一班孩子们决定种植虞美人和万寿菊,那种植这些花需要什么条件呢?
大一班的孩子们回忆中班种植土豆的相关经验,迁移到种花上,通过松土、播种、浇水等环节,逐步掌握种花的方法。经过一番努力,万寿菊和虞美人终于种好了。
五、白露·饲养
陶行知爷爷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正是自然饲养的最好诠释。白露时节,天气渐凉,爸爸妈妈对我们衣食住行的照顾更加细心,那班级饲养的小动物我们该怎么照顾呢?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大二班的孩子们和老师展开了饲养动物的讨论,各自表达自己新的想法,并进行了自由投票。期待我们与新伙伴的邂逅吧!
通过此次白露节气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白露节气的认识和了解,真实体验了白露节气的有趣与快乐,同时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气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感受秋季的厚重,拥抱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