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5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新城分园 发布时间: 2023-03-30 来源:本站
人生能得一良师,何其有幸
有这样一群孩子
有着明亮的双瞳却不愿与人相视
有着风铃一般的嗓音却始终沉默寡言
有着健康的听力却对整个世界充耳不闻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对他们的翅膀进行修补
也许有一天他们中一个或几个能飞上蓝天
但大多数只能在泥土里跳舞
无论跳得怎样
他们依然是父母的宠儿
我们心中的天使
2023年3月30日,为表彰感谢我园教师为融合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燕子矶教育集团臧燕红园长为她们颁发奖状。
正是有了她们的陪伴,才能使得来自燕幼的“星星”们自由、快乐地闪烁!来认识一下这群“融合教育最美教师”吧!
王婷:
工作历程:2013-2017 教师、教科室主任
2017-2018 融合教育资源教师、教科室主任
2018-今 全面负责园部融合教育工作、执行园长
融合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全纳,支持特需儿童在普教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费菲:
工作历程:2011-2022 教师、年级组长
今 融合教育资源教师,负责融合教育专项课题研究
融合教育理念:坚持“让特殊成平凡,因平凡而丰盛”为使命,关爱特需儿童,做好融合教育,以爱为本,用心服务。
邹文苑:
工作历程:2018-2020 教师
2020年-今 融合教育教研组组长、负责教师日常培训及管理工作
融合教育理念: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多元化指导,促进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集体。用爱心去呵护,用细心去观察,用耐心去引导,用童心去沟通。
于爱迪:2017年从事幼教,接触融合教育已有3年时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有听力障碍的特需幼儿。
融合教育理念: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李苏皖:2012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3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有听力障碍特需幼儿。
融合教育理念:让所有的障碍儿童享受平等的教育,任何人对他们都要一视同仁。让特殊幼儿参与到与正常幼儿一样的环境中去,把他们当做正常人看待,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所在,这样促进了特需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和社会功能的改善。
戴正婷:2013年从事幼教,接触融合教育已有6年。2018–2022年接触过双耳道闭合的特需儿童,经过三年陪伴已健康快乐成长升入小学。
融合教育理念: 融合教育,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融合是对所有不同的包容,实现所有不同的融合。在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中,让每个孩子茁壮成长。
俞莉:2019年从事幼教,接触融合教育第4年。2019-2020年接触过孤独症的特需儿童。经过两年年陪伴已健康快乐成长升入小学。2021-2022年接触过双耳道闭合的特需儿童,经过一年陪伴快乐进入小学。
融合教育理念: “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
迈开双脚也无法走完。以爱以诚栽培生命。”
张静:2016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4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感统失调的孩子和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孩子。
融合教育理念:融合教育是一个爱心的教育事业,面对这一群弱势群体,需要爱心、耐心、恒心。应该立足岗位,关心爱护特需学生,最大限度地补偿特需儿童的缺陷,挖掘其潜力,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自立于社会的人。
夏心雨:2022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1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孩子。
融合教育理念:在普通孩子中进行融合教育,我深信,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影响,特需的孩子也许不能用正常的方式来观察整个世界,也许不能用我们通常的方式来学习、来聆听,甚至也许因为自身能力有限而无法理解常人理解的事物,但是在普通幼儿园中,他们就和所有孩子是一样的,都有权力接受教育,得到快乐,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点。
陈敏:2017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1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孤独症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理解、支持和关心每一位特需幼儿,我们应该相信孩子,静待花开。向他们倾注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友爱,创设安全舒适、多元丰富的物质环境;建立友爱互助、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或许他并不完美,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多给孩子一点宽容,帮他慢慢认识世界。
秦好:2014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1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孤独症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家园氛围,形成融洽、和谐的有温度的融合班级文化,建立友爱互助、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在教师、家长、幼儿以及社会的共同接纳基础上的,让特需幼儿健康成长及可持续发展。
蔡倩:2012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3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孤独症和感统失调的特需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每个特需儿童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每个特需儿童虽然在发展上会有一些滞后,但他们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和开发。他们虽然和普通的孩子有一些不同,但他们依旧可以万丈光芒。他们是夜空里的星星,他们的璀璨需要我们用平等、尊重、接纳、包容的态度去积极的引导。
张倩格:2017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3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孤独症特需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可以促进他们理解平等、尊重、接收、接纳的思想,在与特需儿童共同学习共处的环节中塑造了他们善良、友好、同理旁人,助人为乐等许多出色的品质和个人素养,也为成年后对多样化世界的理解接纳奠定了较好的心理基础,也是对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彼此成的“双赢”教育模式。
张馨旖:2019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3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语言发育迟缓特需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幼儿,不歧视、
特殊化特殊幼儿,使特需儿童能够较为轻松地在幼儿园中学习和生活。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关爱和接纳每一名幼儿,营造和谐、充满包容感的班级氛围,并且引导特需儿童和其他幼儿共同相处。教师也要注意要把重点放在平时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一个有心的老师,用心去判断、发现,包容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并为每一个幼儿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让每一位的幼儿都能绽放属于他的光彩。
吕孟迪:2021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2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语言发育迟缓特需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属于孤独症儿童的地方,就是“我们”在的地方。融合教育,是那个地方的开始。我们坚持语言干预,平等的关注他,使他能较轻松的在集体生活。支持孩子,并非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习,更要重视孩子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社交以及情绪管理、情感表达,还有自理能力,从人生长河来看,这些更具价值,我们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支持,为孤独症儿童创造更多融合、更好生活的机会。
马丽莎:2017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6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孤独症儿童,智力边缘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儿童等。
融合教育理念:正视星星的孩子与其他任何普幼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爱与未来,是这群孩子能回归到主流环境的关键所在。影响小群体,改变大环境,让群众改变对特殊孩子们的看法更是迫在眉睫。每一个掉落地球的星星都是一颗会发光的种子,希望我们可以用善意和宽容关爱孤独症群体,一起守护星星的孩子,让星星恒亮!
旷忠婵:2018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3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孤独症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融合教育一定要从了解孩子开始,每个需要进行融合教育的孩子都是不同的,因为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同样的叶子 ,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他们需要关心、需要向别人一样的被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做事的方式与原则,所以需要进行融合教育的孩子是需要差异化设计各种成长模式的,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教育。
杨娟:2012年开始从事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5年,在教育工作者接触过孤独症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融合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也需要我们的坚持与耐心,更需要家园共同的配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相信,未来的融合教育会给星星的孩子一整片蓝天!
王琪:2017年开始从教幼教工作,接触融合教育已有4年,在教育工作中接触过孤独症特需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每个人都具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与生俱来的天性与天赋,特需儿童也不例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顺从他们的个性与天赋去加以适当的引导与激发。虽然特殊幼儿相比普通幼儿而言或有很多不便之处,但是不便并不代表他们做不到,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信心,鼓励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为他们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融合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我是“融合教育人”
我们的心是最柔软的
我们的爱是最质朴的
我们的幸福感是最强烈的
我们的生活也是最接地气的
因为我们是这群特殊孩子隐形的翅膀
因为担当,因为责任,因为爱,所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