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下庙分园 发布时间: 2023-05-19 来源:本站
规则是一个班级活动的基础,但是教师管得太多又容易造成呆板与无趣,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管”与“放”,充分利用好过渡环节,将律动游戏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呢?5月18日中午,音乐教研组全体教师开展了“律动游戏在过渡环节的运用”的学习与交流。
王美丽老师:
午餐后,幼儿需要进行较为安静的游戏活动,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小猪吃得饱饱”过渡游戏。那“小猪”们吃饱了吗?大家看他们丰富的肢体动作就知道了,吃饱饭的“小猪”表演完了就睡着了。“呼噜噜,呼噜噜”,又来了几只“小猪”……渐渐地,“小猪”们都到齐了,我们一起排好队进行下一环节活动——散步,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了良好的饭后常规习惯。
王雅老师:
我将律动游戏运用于餐前准备以及玩具整理这两个过渡环节中。在餐前准备环节,我选择了《棒棒糖》《蝴蝶花》这两首音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歌词中都有“轻轻地”这一词汇,可以提醒小朋友们用餐前的规范。在玩具整理环节,我采用了听音乐收玩具的方式,以音乐为媒介,更好地帮助小朋友们提升注意力和规则意识。
张艾娇老师:
在区域游戏与集体教学活动的环节过渡中,我选择了《开车舞》的音乐,幼儿在活泼欢快的音乐律动中玩开车游戏,幼儿很容易被游戏吸引,更快速地回到座位上。餐后散步环节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将游戏进行改编,锻炼他们的音乐节奏感,还能有效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刘倩老师:
每位幼儿的进餐速度有差别,为了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我在餐后活动中组织了《开始和停止》的律动游戏,幼儿根据音乐的旋律变化进行运动和静止,有效利用了餐后时间。
餐后散步环节中,幼儿发现二楼平台上有一排拱门,适合当作山洞,于是我们选择《朱迪警官探案记》的音乐进行律动游戏,将律动游戏渗透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带给孩子们更多游戏的乐趣。
杨娟老师:
大班小朋友的自主能力很强,他们能倾听代表不同小组的不同音乐自主去进行生活活动,而每个小组的音乐选择也是基于幼儿兴趣而定的,幼儿对选出的音乐旋律都很熟悉,所以在生活活动这一过渡环节中,老师将小舞台交给等待的小朋友们,他们用合唱、独舞、集体舞等不同的形式在“小舞台”上进行表演,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不同感官参与其中,大大减少了小朋友们的消极等待情况出现。
老师们合理地组织过渡环节,不仅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减少消极等待,还能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本次学习活动,老师们对“如何有效地运用律动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这一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让过渡环节衔接得更加自然与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