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燕幼】【安全第一】新城园区:学校急性传染病防控知识小科普

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12-11      来源:本站

基础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39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m7f5d9ebb.png

病毒性胃肠炎

概念: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发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和呕吐为主要症状,常在人群中引起暴发流行。可导致暴发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A组和B组)、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


全国疫情概况:2014年冬季以来,全国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大幅增加,显著高于历年水平,主要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工厂等人群聚集场所。且疫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各起疫情均呈现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同时还易引起学生、家长、校方甚至社会恐慌。

工作依据: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

《江苏省病毒性胃肠炎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监测工作方案(2017年修订版)》

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33e97c2a.png

理化特征

1、高度感染性:18个病毒即能引起感染,感染剂量为18-2800个病毒粒子,诺如病毒感染者一次呕吐/排泄释放出的病毒颗粒数以亿计(霍乱的感染剂量是100万个)

2、耐低温、耐酸、不易灭活:经饮用水消毒的氯(0.5mg-1.0mg/L)水溶液也难以将其灭活。使用10 mg/L 的高浓度氯离子(处理污水采用的氯离子浓度)可灭活诺如病毒,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

免疫保护与宿主易感性

诺如病毒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6-24个月,即使先前感染过诺如病毒,同一个体仍可感染同一毒株或者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

病毒核酸排出规律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排出,也可通过呕吐物排出。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

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6bf5bb9f.png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md1b23a6.png

临床特征

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m735584c7.png

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A、人传人: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间接接触。B、食源性传播: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C、经水传播: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一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eg.食物暴露引起的点源暴发常会导致在一个机构或社区内出现续发的人与人之间传播。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m2a49ea2d.png

如何预防

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m20c9f702.png

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m6cbf51be.png

病例管理

病例定义(疑似病例):24小时内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等),和/或以呕吐为主要症状(24小时内出现呕吐≥2次)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发现腹泻、呕吐病例异常增高(或高于基线水平)应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13例,35例相同症状)、主动进行病例搜索,做好病例症状登记,并按照疾控要求实行信息上报

病例隔离:患者患病期间暂时停止上岗、上课,居家隔离治疗,直到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

一个班级病例超过5人时,建议该班停课3

20201211诺如病毒传染病防控_html_696424d9.png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06022187号